什么是抓握敏感期?|感统词典

惠心千爱智慧    感统科普    什么是抓握敏感期?|感统词典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拿不好筷子、握笔写字慢等而烦恼,那么大家知道孩子拿筷子、握笔写字的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吗?这就需要了解一下“抓握敏感期”。

 

抓握敏感期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对孩子的未来能力有什么影响呢?当孩子出现抓握敏感期现象时,家长要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01

抓握敏感期出现的时间

 

 

一般婴儿在五、六个月左右会出现五指抓握的敏感期,孩子特别喜欢拿到东西就扔,如果该物品扔了之后还能发出声响或产生跳动,孩子会更开心。

 

孩子的小手从乱动、乱抓、乱扔东西,一指抠、二指捏、三指捏,到拿勺子吃饭、再到拿筷子吃饭、握笔画画、写字等,能力是一层一层发展起来的。

 

 

02

对未来能力的影响

 

 

抓握敏感期如果充分发展,孩子的手指抓握力就会提升,手指分化也会提早成熟,对物质属性的观察和了解也会增加,手腕的灵活度和视觉追踪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锻炼。

 

进入到幼儿园之后,不论是拿笔画画或拿剪刀做手工,其动作的学习速度和灵活度都会比没有经过抓握敏感期的孩子高很多。

 

同时,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例如:学习拉拉链、扣扣子、系鞋带、解绳结等,也会发展得比较快。

 

经过抓握敏感期训练的孩子,在动手能力上很容易取得成就感,因此会更乐于自己动手。

 

因此,五、六个月的抓握敏感让我们的手越来越灵活、有力,成为将来握笔写字和动手能力的关键基础。

 

如果抓握敏感期未满足,长大之后也没有刻意地弥补训练,我们的手指灵活程度就会受到影响,在动手能力的表现就会有所限制。

 

在动手操作的工作上可能比较容易感到累,手指无力,工作不细致,对绘画、雕刻、刺绣、剪纸、编织等种类的工作,学得费力而且可能都做不好。

 

很多的家长因为不了解抓握敏感期的发展,看到小小孩什么东西都乱动、乱抓、拿到东西就往地上扔,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一点、一直没有过渡好抓握敏感期的孩子,会觉得这是坏习惯,要强行帮孩子改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有苦说不出来的。

 

生命本能要发展这个能力,家长不懂,硬要把它压回去,这将会演变成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和幼儿成长路径呢?

 

 

03

当孩子出现抓握敏感期时,怎么办

 

 

所以,当孩子出现抓握敏感期现象时,请家长主动提供许多安全的、可以供孩子扔掷的物品,最好是扔掷后碰到地面还会发现不同的声音、弹跳或滚动的玩具或餐具以利孩子可以从手中扔掷出去的物品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

 

当然,禁不起摔的物品就不能给孩子自己把玩,否则,对孩子而言,当下最重要的生命发展目标就是:动手用力扔,孩子是考量不到哪些是不禁摔的物品,哪些只能看不能动的。

 

家长们了解孩子抓握敏感期的发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承担的生命成长的重要指标,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才能帮助孩子更顺利地成长。

 

 

 

THE  END

 

该图片由Artcats在Pixabay上发布 

 

 

本文为惠心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2024年1月14日
浏览量:0